检测后的消毒处理
1.操作流程:
(1)生物安全柜内:在完成样本核酸提取后,应在安全柜内用75%消毒酒精对外层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并将外层手套取下后弃至安全柜内的垃圾桶中。小心收纳并丢弃使用过的一次性吸水台布,用0.5%~1%的有效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安全柜台面、移液器等安全柜内全部仪器的表面。将安全柜内产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医疗垃圾经3层包装后,转移至实验室的专用医疗垃圾桶中。开启紫外灯照射生物安全柜,时间应大于30分钟。
(2)样本核酸提取工作人员实验室内:他人协助用0.5%~1%的有效氯消毒剂或75%酒精均匀喷洒内层手套、袖口、手臂及隔离衣后,将外层反穿隔离衣脱下至新型冠状病毒专用医疗垃圾桶中送高压处理。
(3)样本处理实验室内:用0.5%~1%的有效氯消毒剂或75%酒精消毒实验室台面和地面;开紫外灯进行大于30分钟的空间消毒。
(4)工作人员摘脱三级防护:在缓冲区戴新的外层手套,摘护目镜置于75%酒精浸泡消毒,从头开始,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缓慢翻转脱下一次性防护服,直到将一次性防水靴套全部脱下,将防护服置于新型冠状病毒专用医疗垃圾桶中送高压处理。摘口罩、帽子、内层鞋套和内层手套后同样置于新型冠状病毒专用医疗垃圾桶中送高压处理。
(5)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医疗垃圾:所有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医疗垃圾均需经湿热高压灭菌后再作为普通医疗垃圾处理,且垃圾袋上应标注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垃圾的相关信息。高压处理前后的垃圾要严格区分,在高压灭菌专用区域对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垃圾进行湿热高压灭菌处理,高压参数为121℃、30分钟。高压要做物理、生物指示,以确保高压灭菌的效果。
●生物安全柜内是风险最高区域,操作者的外层手套经消毒后必须脱在安全柜内。
●靴套或鞋套的主要作用是对操作者的脚和腿部进行防护,要求必须防水,以确保在实验室内发生意外遗洒时可隔离污染。
●核酸提取仪内部、生物安全柜内部和实验室空间均应进行紫外线消毒,但紫外线对空气的消毒效果好,对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随距离变远而减弱,故在紫外线消毒前,仍需对各种仪器表面、台面、地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工作人员在摘脱个人三级防护后,仍应参照实验室原有实验后操作流程进行严格认真的常规消毒处理,特别是实验后的手卫生环节。